面對講臺,背靠黑板,數年如一日,像一支蠟燭照亮別人燃燒自己。這說的是教師,一個集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于一體的勞動者,神圣的背后卻備受職業病困擾——腰椎間盤突出。近日一名鄉村教師深受網友贊揚,也引起大眾對職業病的熱議。
▲圖為德州電視臺《直播德州》官方微博公布
其實,這種病也好發于IT人員、司機、公務員等長期久坐者,成為一種“時髦病”。相比較人類,腰椎間盤“出軌”(突出)的概率要大的多,它絕大多數時玩的是“地下情”,難被發現(僅突出,沒有癥狀),也不會影響正常家庭。當漸變為腰椎間盤突出癥(突出且出現癥狀)后,意味著“出軌”,不僅會影響家庭(椎間盤本身),還會破壞對方“家庭”(脊髓、神經),導致兩個家庭破裂,影響“社會”(人體)。它的“出軌”,令人又痛又難受,疼痛不堪的他(徐先生,35歲)卻快速地從陰影中走出來了…來看看背后的故事吧!
▲“出軌”的腰椎間盤
事情得追溯到前幾日的那個明媚的下午,深圳五洲中醫院特邀了脊柱微創專家張國民主任來坐診,并聯袂外科劉繼學主任共同完成一例椎間孔鏡手術。這場手術歷時三個多小時,“出軌”的“腰突”終于被解除,徐先生也從疼痛的“陰影”中走出來。術后,他緊握張國民主任的手連聲感激,豎起大拇指夸贊他的技術好,并對手術效果表示很滿意。
據悉,入院前的徐先生腰部疼痛不已且伴右下肢持續性酸痛,不能彎腰、久立,行走時腰部明顯側歪,間歇性跛行,翻身困難,睡眠欠佳,查體顯示:右下肢直腿抬高試驗30度。
術后第一天,徐先生表示自己腰痛的情況得到了有效緩解,可以獨立下床站立、行走,查體顯示:腰椎生理曲度正常,右下肢直腿抬高試驗55度。
術后第三天,徐先生很開心,因為他可以佩戴腰圍下床獨立活動,過去的腰部和下肢酸痛、乏力、頭暈、失眠等癥狀已全部消失。
而今,對于徐先生的病情,針推科主治醫師張亞東說道:“他目前身體各項指標恢復良好,術后切口已完全愈合,再過三四天就可以出院了。”他指出,在中醫理論中,腰是腎的房屋,腰椎間盤突出就像腎的房子漏了、受累了,實際上就是腎虛了,血液供養不足,肝藏血少了,腰椎間盤突出就是“血不養筋”。這種腰椎病屬于椎骨錯縫范疇,俗稱“腰痛”、“痹證”等。如發現自己腰腿酸痛、肢體麻木、肌肉麻痹、彎腰困難等異常情況時要及時就醫,早發現,早診斷,早治療。